紫葉酢漿草也叫紅葉酢漿草、三角酢漿草、紫葉山本酢漿草,多年生宿根草本,花期4-11月。也叫酸漿、三葉酸、三角酸、酸母、醋母、酸箕、鳩酸、雀林草、小酸茅、赤孫施、斑鳩酸、三葉酸。果實為蒴果。果實成熟后自動開裂;、葉對光敏感,晴天開放,夜間及陰天光照不足時會閉合。喜溫暖濕潤環(huán)境。在肥沃而濕潤的土壤中生長旺盛,葉片肥大。不耐寒,冬季覆蓋雜草、塑料薄膜保溫保濕,溫度不低于0℃為好。紫葉酢漿草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根系為半透明的肉質根,有分叉,淺褐色,下部稍有須根,根著生地下莖,地下莖由一個個鱗片狀組成,地下莖在地下形成分枝呈珊瑚狀分布。葉從莖頂長出,每一葉片又連接地下莖的每一個鱗片。葉為三出掌狀復葉,簇生,生于葉柄,小葉葉柄極短,呈等腰三角形,著生于總葉柄上,總葉柄長15~31厘米。葉正面玫紅,中間呈“人”字形不規(guī)則淺玫紅的色斑,向葉兩邊緣延伸。葉背深紅色,且有光澤。一般白天展開,在強光及傍晚時下垂,三葉片緊緊相靠,尤似翩翩起舞的飛蝶,栽在疏林下,葉片終日展開,葉色頗為光亮;閭阈位ㄐ,淺粉色,花瓣5枚,5~8朵簇生在花莖;ㄇo細長,14~20厘米,隨風搖曳,婀娜多姿。用途簡介: ①葉艷,尤其是從下往上望時,葉背光亮、美麗。 ②花多、花密、花期長,4~12月陸續(xù)不斷。 ③植株整齊、矮(高僅30厘米)、輕,比其他植物更。 ④群體景觀效果好,觀賞期長,除了嚴冬外,年內(nèi)無須換品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