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苗木供應(yīng)信息 | 苗木求購信息 | 苗木報價 | 苗木品種 | 園林新聞 | 園林助手 | 苗木圖片 | 植物庫 | 園藝 |
您所在的位置: 園林網(wǎng)首頁 > 園藝頻道 > 時尚花藝 > 花詩花語 > 正文
梅是我國特有的花卉,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梅,樹姿蒼勁,鐵骨錚錚,疏影橫斜,暗香浮動;花態(tài)文雅,婀娜多姿,高雅清秀,生機盎然。于隆冬百花凋零之時,仍傲然挺立,噴紅吐綠,向人們展示出春光明媚,妍麗動人的景象。在《群芳譜》中,梅花位列“花魁”,更有花中“四君子”和“歲寒三友”的美稱。 一:詠物一體在宋代的發(fā)展 詠物一體,在中國古代文學(xué)傳統(tǒng)中源遠流長, “三百篇導(dǎo)其源,六朝備其制,唐人擅其美,兩宋、元、明沿其傳!(1)最早的詠物作品可追溯到《詩經(jīng)》中。但其中的“物”僅僅用來“借物起興”,還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詠物體。第一篇真正的詠物作品是屈原的《九章·橘頌》。詠物一體在唐代蔚為壯觀,總數(shù)達全部唐詩的十分之一左右。兩宋時期,是詞的黃金時代,詞從一般的歌伎賄酒的場合漸漸擴展到了文人生活的各個方面,到了后來,幾乎到了可以與詩分庭抗禮的地步。詠物也因為這樣的變化,逐漸成為詞體抒情言志的一個重要方式。宋代詠物詞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從無寄托到有寄托,從主客體分離到主客體統(tǒng)一,從追求形似到追求神似的過程。詠物詞的創(chuàng)作,北宋時以蘇軾、周邦彥為代表,南宋時以辛棄疾、姜夔、吳文英、王沂孫為代表。他們因各自所處的時代不同、文學(xué)風(fēng)尚以及個人精神氣質(zhì)的不同,對詠物詞的創(chuàng)作也表現(xiàn)出不同的風(fēng)格。從發(fā)展的歷程來看,個人無論是自覺還是不自覺地在表現(xiàn)手法上進行豐富和改革,都對詞體本身的發(fā)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至南宋末年,詠物詞已經(jīng)成為人們的創(chuàng)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成為表情達意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梅花在中國古典文學(xué)中的地位 梅花作為中國古典文學(xué)的一個重要意象,其本身積淀的內(nèi)涵是逐漸發(fā)展提升的。早在《詩經(jīng)》之中就有詠梅實的抒情詩(2),盡管所詠不是梅花,而是梅實,但可說是第一篇大量詠梅的作品,對于中國文學(xué)中梅花意象的開展,有它一定的地位!冻o》中提及不少奇花香草,卻也沒有提及梅花!端膸烊珪偰刻嵋贰睹坊ㄗ肿窒恪酚醒裕骸啊峨x騷》遍擷香草,獨不及梅。”可見梅花尚未受到重視。在兩宋之前,一般文人是不太看重梅花的。有人統(tǒng)計自鮑照以下,僅二十一首詠梅之作。且在兩宋之前,人們關(guān)注的是梅花本身清素冷艷的花朵的自然之美,賦予梅花形象美的意義。至宋代梅花才開始倍受敬重,成了文學(xué)作品中永恒的主題之一。文人雅士不僅將梅的色、香、姿、韻描述得淋漓盡致,并視梅花為一種凜然骨氣,一種精神象征,在梅花的自然美中賦予了人文的雋永韻味。我們甚至還可見宋人所輯錄的關(guān)于梅花的專集,如范成大的《梅譜》、黃大輿的《梅苑》、張功甫的《梅品》等等,足以說明梅花在宋代所受到的空前禮遇。南宋姜夔存詞不過八十四首,但僅詠花詞就占有二十幾首,其中尤以詠梅為最,據(jù)統(tǒng)計,姜白石的詠梅詞有十八首之多,竟占他全部詞作的四分之一;辛棄疾詠梅花的詞也有十余首;(3)李清照留存下來的詞數(shù)量不多,后人將這些作品集結(jié)成冊,名為《漱玉詞》,在《漱玉詞》中,詠梅詞所占的比重最大,可見得李清照對梅花也有著特殊的偏愛。而且我們在她的詞作中可發(fā)現(xiàn),梅花并不只是一個起興或借喻的對象,它是真真實實地走入李清照的生活之中。另外,陸游、毛滂、辛棄疾等也是十分喜歡梅花的文人。據(jù)統(tǒng)計《全宋詞》中題為梅詞者達880余首。(4) 入宋以后,梅花的審美意義逐漸上升到與文人道德品格相融合的地位,在這一發(fā)展中,林和靖和蘇東坡的詠梅創(chuàng)意具有深刻的影響!笆栌皺M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和靖把梅花與水、與月、夜所蘊涵的清雅空靈幽靜的意義相結(jié)合,既注意到梅花的暗香又發(fā)現(xiàn)梅枝的線條造型,以疏爽直勁作為梅花的另一特征,展示梅花清瘦孤寒、峭勁疏爽的風(fēng)韻,使梅花具有文人墨客雅逸閑靜、高格奇崛的意趣。對梅枝美感的發(fā)現(xiàn),使南宋形成“梅以韻勝,以格高,故以橫斜疏瘦與老枝怪奇者為貴”的審美風(fēng)尚。(5)“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容不入時。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痹谔K東坡的筆下,梅花則帶有感傷詠懷,托物以自寓的特色,梅花形象體現(xiàn)了文人孤芳自賞,幽潔雅逸的情懷,也體現(xiàn)了文人內(nèi)心深處不甘淪棄的凄楚和落寞,使梅花具有孤傲冷峭、清雅脫俗的品格。南宋時期,梅花形象越來越服從于主體意趣的需要,從而建立了梅花德性崇高,品質(zhì)無上的人格意蘊!疤斓丶帕壬接晷,幾生修得到梅花!保6)梅花意象被賦予了品格意趣、道德情操的涵義。梅花從早先人們心目中的一般春花時艷,最終在兩宋之際上升為崇高的道德人格象征可以說經(jīng)歷了一個審美文化的持續(xù)發(fā)展過程。 三:兩宋詠梅詞的意蘊 1:借梅花狀寫人格情操 梅花作為自然生長的一種客觀植物,花開五瓣,紅白相映,暗香浮動。詞人把它寫入詞中,不可避免地融入自身的人格和審美情趣,成為一種藝術(shù)意象。梅花在宋代便固定地染上傲雪凌霜、清高淡雅、堅貞不屈的意趣。 蘇軾《定風(fēng)波·詠紅梅》:“好睡慵開莫厭遲,自憐冰臉不時宜,偶做小紅桃杏色,閑雅,尚余孤瘦雪霜姿。休把閑心隨物態(tài),何事,酒生微暈沁瑤肌,詩老不知梅格在,吟詠,更看綠葉與青枝!痹谶@首詞中,詞人以他的傳神之筆,寫出了紅梅獨特的“風(fēng)流標(biāo)格”,展示了作者高潔不阿的品格,與那些爭權(quán)逐利的小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難道不是他不肯俯仰隨俗和堅持高風(fēng)亮節(jié)的人格的自我寫照嗎?全詩不即不離,遺神取貌。兼顧梅花的物態(tài)和本性,又將起人格化。劉熙載《藝概》卷四云:“東坡《定風(fēng)波》云:‘尚余孤瘦雪霜姿’,《荷華媚》云:“天然地別是風(fēng)流標(biāo)格!薄把┧恕、“風(fēng)流標(biāo)格”,學(xué)坡詞者,便可從此領(lǐng)取! 宋人詠梅在當(dāng)時是一種風(fēng)尚,梅花具有明艷純潔的情韻雅致,清高脫俗的高尚情操,于是受到文人墨客的鐘愛。陳亮《浪淘沙·梅》一詞中有“墻外紅塵飛不到,徹骨清寒”之句,乃以梅花的清高自比;辛棄疾喟嘆“更無花態(tài)度,全是雪精神!保ā杜R江仙·探梅》)則以梅花冰肌玉骨的儀態(tài)自詡;李清照在《玉樓春·紅梅》中以 “不知醞藉幾多時,但見包藏?zé)o限意。”寫出了梅花特有的高格:其香幾多,雖難測定,其意無限,卻易感知。暗示梅花不以浮動于外的飄香來媚俗,來博得庸人的喝彩,而是以包藏于內(nèi)的深意來警世,來覓取知己的賞識。至于這深意的豐富底蘊,當(dāng)然只有同具“風(fēng)流高格”的作者才能體察。李清照的另一首詠梅詞《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dāng)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樽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币浴跋隳槹腴_”形容梅花初開的樣貌,梅花在其筆下,成為一位半遮著臉的嬌羞美人,梅花不只是位美人,還是位剛剛洗浴凈身,一塵不染的美人。蕭泰來《霜天曉角·梅》云:“千霜萬雪。受盡寒磨折。賴是生來瘦硬,渾不怕、角吹徹。 清絕。影也別。知心惟有月。原沒春風(fēng)情性,如何共、海棠說。”寫梅花不畏霜寒,不媚春風(fēng),生來瘦硬,心地清絕,可謂不落俗套,別具一格。 宋代詞人不僅借梅花不畏嚴寒的稟性和令人贊嘆的姿態(tài)狀寫人格情操,還借梅花的幽香狀寫人格情操。劉熙載《藝概》:“姜白石詞幽韻冷香,令人挹之無盡,擬諸形容,在樂則琴,在花則梅也!苯纭队衩妨睢罚骸坝杏衩穾讟,背立怨東風(fēng),高花未吐,暗香已遠!贝汉锨,雪花飄飛之際,梅花尚未完全綻放,幽幽的香氣已經(jīng)隨風(fēng)遠逸而去。晁補之《角鹽兒·亳社觀梅》云:“開時似雪,謝時似雪,花中奇絕。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徹。占溪風(fēng),留溪月,堪羞損、山桃如血。直饒更疏疏淡淡,終有一般情別!痹~人熱情地贊美梅花是“花中奇絕”,香在骨中,而非蕊、萼。梅花的風(fēng)采甚至羞殺如血的桃花!肮侵邢銖亍币痪洌衩@發(fā)聵,尤為警策。 2:借梅花的孤寂以自況 由于梅花生長于偏遠之地,鮮有行人尋覓;加上凌寒而開,春暖而逝,于是惹來不少詩人、作家觸景生情,以梅自況,寫下一些既是詠梅,又是自詠的作品。其中陸游的《卜算子·詠梅》最為著名!绑A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fēng)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边@是陸游一首詠梅的詞,其實也是陸游自己的詠懷之作。上片寫梅花的遭遇:它植根于荒涼的驛亭之外、斷橋之邊,寂寞至極。加上黃昏時候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這環(huán)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涼!寫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寫被排擠的政治遭遇。下片寫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卻無意與它們爭春斗艷。即使凋零飄落,成泥成塵,我依舊保持著清香。末兩句即是《離騷》“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的精神。 陳亮評論辛稼軒時說:“眼光有棱,足以照映一世之豪情;背胛有負,足以荷載四國之重;出其毫末,翻然震動!奔谲幰嘤小傲藚s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生后名。”的遠大抱負,以氣節(jié)自負,以功業(yè)自許,卻被當(dāng)權(quán)者置于一隅。于是詞人把自己的一切的感情抱負卸載下來,傾注給梅花。如《西河•送錢仲耕自江西漕赴婺州》:“對梅花,更消一醉!薄恫匪阕•修竹翠羅寒》:“修竹翠羅寒,遲日江山暮,幽徑無人獨自芳,此恨知無數(shù),只共梅花語。”《永遇樂•賦梅雪》:“無情休問,許多般事,且自訪梅踏雪! 在詞人的意思里,他和梅花是對等的,他與梅花一般孤寂,詞人面對梅花,可以傾心交談,詞人和梅花似二而實一,亦花亦人。當(dāng)然這種花人合一主要是體現(xiàn)在精神層面上,辛稼軒在《臨江仙•老去惜花心已懶》述道:“老去惜花心已遠,愛梅猶繞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無花態(tài)度,全有雪精神!贝嗽~表明稼軒喜愛梅花,實則是喜歡梅花的精神,而不是單純的花態(tài)。辛稼軒通過一種高姿態(tài)觀照梅花,把自己的情操理想、人格培注到到他筆下的梅花之中,使之成為一個可以傾訴、交流、共勉的對象,同時也使其具有了詞人本人的感情。所以在辛稼軒的自況詠梅詞中,“梅花”不僅承載了他的人格理想、品格,還承載了他沉重的愁情憂思,是詞人靈魂深處的一面心鏡。 李清照晚年流離失所,作《清平樂》云:“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慈⊥韥盹L(fēng)勢,故應(yīng)難看梅花! 上片憶昔。雪里梅開,預(yù)示著鶯飛草長,鳥語花香的春之降臨。它引起詞人新的希望和幸福的追求。下片傷今。又到了梅花開放的季節(jié)。而自己飄淪天涯,顛沛流離的生活已使兩鬢斑斑。結(jié)末作憂患語:昔年雖無意緒,但畢竟“春心‘還’共花爭發(fā)”,有插梅、挼梅之舉。而今天,尚未踏雪尋梅,就已從晚來風(fēng)勢中預(yù)感連賞梅之事也難以實現(xiàn)了。這首詞表現(xiàn)了一個熱愛生活又屢經(jīng)患難的老婦的絕望的心聲。詞人憐惜梅花,亦是憐惜自己,梅花將被吹落的命運亦如失去家國的詞人漂泊的命運,這首詞在惜梅當(dāng)中寄寓了自己的身世感慨。同為女詞人,朱淑真《菩薩蠻·詠梅》也表達出相同的執(zhí)著情懷和幽怨心緒:人憐花似舊,花不知人瘦。獨自倚欄桿,夜深花正寒。 3:藉梅花懷人。 姜夔的詠梅詞中有一段情感的依托。姜夔之所以喜愛梅花,據(jù)說與他年輕時的一段合肥情事有關(guān)。根據(jù)夏承燾先生《姜白石系年》的考證,白石年輕時代往來于江淮之間,與合肥一位琵琶女相戀,他們二人常常在月色之下踏雪尋梅,就連分別的時候也是在梅花將落的時節(jié),于是梅花與他可算是結(jié)下了一段不解之緣了,因此在姜夔的詠梅詞中便多了一種對昔日戀人的眷念不忘的相思之情。他的《一萼紅·古城陰》、《暗香》、《小重山令·賦潭洲紅梅》等詞作都是為合肥情人所作。(7)在白石眼中,那古城之下紅萼初發(fā)的梅花,那月夜之中橫斜的花樹,未嘗不是他思念中昔日戀人美麗倩影的化身,然而,造化弄人,濃烈的愛意只能化作異地的相思別離之恨!坝浽参鳂茄偶,想垂楊還裊萬絲金。待得歸鞍到時,只怕春深!、“鷗去昔游非,遙憐花可可,夢依依。九疑云杳斷魂啼,相思血,都沁綠筠枝!彼詺w鞍晚到比喻時光錯過的憾恨之感,以湘妃血染梅枝來寄寓對合肥戀人的刻骨相思之情,可以說是“詠物而不滯于物,言情而不拘于物,物中有情,情中寓物!卑资脑伱窇讶酥骺梢哉f是包蘊著詞人真摯深切的感情體驗,梅花在他的詞中宛然成為昔日戀人的投影,寄托著他一生難忘的情感歸依。 李清照與趙明誠新婚不久,即因為李清照的父親遭受“元祐黨爭”的波及而被迫分離,同時面臨家中巨變及夫妻別離。女詞人心中的情緒自是十分復(fù)雜,而她也將這樣的心情化作詞篇,成為我們所見的閨情作品。她在《滿庭芳》里長嘆:“手種江梅更好,又何必,臨水登樓?無人到,寂寥渾似,何遜在揚州!苯迕窇逊颍瑹o限傷感。同樣,晁沖之的《漢宮春·梅》:“傷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詩。微雲(yún)淡月,對孤芳、分付他誰?空自倚、清香未滅,風(fēng)流不在人知!币矊懝嗜巳ズ螅僖矝]有人一起共賦詩詞、共賞梅花的落寞心情。 4、借梅花抒寫山河破碎之痛 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國以后,加強中央集權(quán),有效地防止了武人跋扈作亂,卻削弱了國防力量。宋代沒有四方之志,燕云十六州始終沒有恢復(fù),而邊患層出不窮,西夏、遼、金、蒙古,愈演愈烈。這從反面刺激了知識分子,宋代慨嘆國恥國難的作品幾乎與趙宋王朝同時產(chǎn)生,到了南宋,更成為一百五十年文學(xué)的主調(diào)。南渡之后,國勢日微,文人時時有家國黍離之悲,加上時代沉重的壓抑感,藝術(shù)追求上的求雅審美觀念,作詞講究含蓄蘊籍。 靖康之恥,姜夔、劉克莊等許多詞人都以梅托詠此事。姜夔是一位深受儒家正統(tǒng)思想熏陶的文人,他的家國黍離之悲,感時傷世之慨自然也通過他的詠梅詞流露出來!妒栌啊吩疲骸疤χY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屠锵喾辏h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huán)、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莫似東風(fēng),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睆埢菅浴对~選》云:“以二帝之憤發(fā)之!彼蜗栾L(fēng)《樂府余論》云:“‘暗香’、‘疏影’,恨偏安也!编囃⒌潯峨p硯齋詞話》云:“乃為北庭后宮言之。”歷來的詞評家都認為姜夔是以昭君遠嫁胡地、壽陽公主酣夢的典故來寄托家國興亡之悲,認為他以昭君的遠嫁來感傷徽宗、欽宗兩位皇帝被胡人北擄而去葬身胡地的事實,以壽陽的酣夢來比擬南宋朝廷貪戀宴酣之樂不思復(fù)興國家大事的安逸享樂之風(fēng)。這種比興寄托手法可以說是得自于屈原的《離騷》!氨娕涤嘀鹈假,謠諑謂余以善淫”,屈原借芳花美人以寄托政治諷喻,以芳草美人遭受嫉妒來抒發(fā)對當(dāng)時朝廷黑暗的規(guī)諷勸諭。姜夔的詠梅詞正是對屈原這一寄托手法的繼承,他通過對梅花的吟詠感時傷世,追懷故國乃至對當(dāng)時王室的悲嘆哀鳴。 在南宋覆亡之時王沂孫大約只有三十歲,觸目所見,盡皆神傷,不可以仕而又不可以不仕,進退兩難。作品可謂“亡國之音哀以思”。但是,他與張炎、周密等結(jié)社的詞人,并不采用劉辰翁的肆口而成的方法,而是多以詠物來寄托家國之痛。其《花犯·苔梅》云:“古嬋娟,蒼鬟素靨,盈盈瞰流水。斷魂十里。嘆紺縷飄零,難系離思。故山歲晚誰堪寄,槴\聊自倚。謾記我、綠蓑沖雪,孤舟寒浪里。三花兩蕊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輕委。云臥穩(wěn),藍衣正、護春憔悴。羅浮夢、半蟾掛曉,么鳳冷、山中人乍起。又喚取、玉奴歸去,馀香空翠被!边@首詞作于德祐之難后,是詞人宋亡后心情的寫照,詞中充滿家國悲涼之感。聯(lián)系到古謠:“西湖明珠自天降,龍鳳飛舞到錢塘!眲t德祐之難對于詞人的詞意不言自明。張惠言說:“碧山詠物諸篇,并有君國之憂。”以此驗證,“明珠輕委”的寓意自可明了。以明珠輕委為山河易手之恨,與篇首“古”字最為切合。虬于古梅所俯瞰的除了流水之外,還有人間興亡。明珠遭棄,國已不國。宋末抒發(fā)山河破碎之痛的詠梅詞還有史達祖的《留春令·詠梅花》、劉克莊的《長相思·惜梅》、吳文英的《高陽臺·落梅》、《點絳唇·越山見梅》、周密的《疏影·梅影》等等,不一而足。 5、純粹歌詠梅花 寫梅姿的如北宋晏殊的《瑞鷓鴣·詠紅梅》:“一夜前村、間破瑤英拆,端的千花冷未知。丹青改樣勻朱粉,雕梁欲畫猶疑。”寫紅梅的如王安石的《西江月·紅梅》:“梅好惟嫌淡佇,天教薄與胭脂。真妃初出華清池。酒入瓊瑤半醉。北人渾作杏花疑。惟有青枝不似!敝煲睢饵c絳唇》:“流水泠泠,斷橋橫路梅枝椏。雪花飛下,渾似江南畫。白璧青錢,欲買春無價。歸來也,風(fēng)吹平野,一點香隨馬。”毛滂的《惜分飛·秀亭觀梅》:“相見江南情不少,爾許多時,怪得無消耗。淡日暖云色引到,闌干寂寞憐春小。宮面可忺勻畫了,粉瘦酥寒,一段天真好。喚起玉兒嬌睡覺,半山殘月南枝小”,寫得頗有情趣!曹組的《驀山溪·梅》:“洗妝真態(tài),不在鉛華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黃昏小院,無處著清香,風(fēng)細細,雪垂垂,何況江頭路。月邊疏影,夢到消魂處。結(jié)子欲黃昏,又須作、廉纖細雨。孤芳一世,供斷有情愁,銷瘦卻、東陽也,試問花知否?” 四、結(jié)論。 梅花在宋代被詞人多層次、多角度地贊頌,意韻深遠。使得有關(guān)梅花的文化如此豐富、如此燦爛,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的精神、氣質(zhì)、性格和情操。元代書畫大家王冕自號梅花屋主,不僅擅長畫梅,還作詩贊梅: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曹雪芹在《紅樓夢》中也對梅花大加贊賞:桃未芳菲杏未紅,沖寒先已笑東風(fēng)。魂飛庾嶺春難辨,霞隔羅浮夢未通。偉大的中國革命領(lǐng)袖毛主席也受宋人詠梅詞的影響,作《卜算子·詠梅》贊美梅花:“風(fēng)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泵坊,象征著中華民族的堅強與高尚、無私與無畏,在兩宋詞人的作品中怒放,在中國民族文化的春夏秋冬長開不。 安徽省望江縣第一小學(xué) 俞永生 【注釋】 (1) 語出清人俞琰《詠物詩選·自序》。成都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版。 (2)《詩經(jīng)·召南》篇。中華書局,2002年7月1日出版。 (3)據(jù)夏承燾先生統(tǒng)計,《唐宋詞欣賞》,北京出版社,143頁。 (4)見中華書局1983年出版孔凡禮輯《范成大佚著輯存·梅譜》 (5)參閱毛炳漢《略論毛滂詞特色》 (6)出自宋末謝枋得詩《武夷山中》。全詩為:十年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 (7)夏承燾先生《合肥情事考》。 【參考文獻】: 《宋詞三百首評注》趙山林評注,安徽文藝出版社。 《中國古代文學(xué)》沈惠樂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 《中國古代文學(xué)作品選》徐中玉、金啟華主編,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唐詩宋詞》程郁綴著,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唐詩宋詞〉導(dǎo)讀》隋慧娟編著,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佚名)
|
|
若本站收錄的信息無意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處理,謝謝! | |
求購白玉蘭
求購紅葉石楠球
求購歐石竹
求購垂枝梅、玉蘭、榔
求購欒樹
求購五角楓
求購柳樹苗
求購杜鵑
求購云南櫻花
求購國槐、白蠟
求購夏鵑
求購藍花鼠尾草
求購紅楓
求購柑橘
求購櫸樹
求購黃楊球
求購絢麗海棠、紅葉李
求購大葉女貞
求購高度1.5-1.8樹型價
求購老白蠟
求購新疆楊
求購紫薇
求購金葉復(fù)葉槭、五角
求購臘梅
求購日本紅楓
求購連翹
求購絲棉木
求購無患子
求購馬鞭草
求購圓柏
求購銀杏
求購國槐
求購連翹
求購油松
求購五角楓、側(cè)柏、黃
求購白蠟
求購叢生木槿、叢生連
求購稻草垛10噸
求購白皮松
求購叢生五角楓
求購云杉
求購龜甲冬青球
求購側(cè)柏
求購山楂苗
求購大葉紫薇、蘋婆
求購豐盛海棠
求購苔蘚
求購水蠟、無紡布
求購銀杏樹、法桐
求購富貴籽
黃楊苗價格
衛(wèi)矛價格
衛(wèi)矛綠籬價格
衛(wèi)矛籬價格
衛(wèi)矛苗價格
衛(wèi)矛小苗價格
衛(wèi)矛扦插苗價格
紫藤價格
紫藤價格
百日菊種子價格
硫華菊種子價格
硫化菊種子價格
金光菊種子價格
金雞菊種子價格
金盞花種子價格
金盞菊種子價格
波斯菊種子價格
堆心菊種子價格
日光菊種子價格
黃金菊價格
馬鞭草種子價格
金雞菊種子價格
黑心菊種子價格
除蟲菊種子價格
紅三葉種子價格
白三葉種子價格
紅花三葉草種子價格
白花三葉草種子價格
護坡花籽價格
護坡草籽價格
護坡草花種子價格
護坡花草種子價格
護坡黑麥草種子價格
護坡狗牙根種子價格
護坡高羊茅種子價格
邊坡狗牙根種子價格
邊坡黑麥草種子價格
邊坡高羊茅種子價格
棣棠大杯價格
迎春大杯價格
花葉絡(luò)石盆苗價格
紅葉李價格
紅梅價格
茼蒿菊種子價格
秋英花種子價格
格桑花種子價格
百日菊種子價格
萬壽菊種子價格
松果菊種子價格
堆心菊種子價格
2-5公分紫藤袋苗、
2-8米高紫藤袋苗、
4米高紫藤批發(fā)、紫
20-40高天竺葵大杯
天竺葵杯苗、20-4
天竺葵大杯基地、
金葉滿天星工程苗
20高金葉滿天星工
20-40高黃金菊綠化
2黃金菊工程苗、黃
12杯黃金菊小杯、
抗旱耐貧白、紅花
直徑40公分杜仲樹
20-40公分紅背桂工
迎春大杯小杯、迎
棣棠袋苗、50高棣
14花葉絡(luò)石雙色杯
精品花葉絡(luò)石杯苗
抗震支架側(cè)向雙向
瑪格麗特杯苗批發(fā)
百子蓮杯苗、百子
百子蓮小杯、百子
40高糖蜜草杯苗、
30-40高萬年青成品
抗干旱耐鹽堿野牛
12杯萬年青小杯、
多年生匍匐型野牛
叢生紫花繡球風(fēng)鈴
百年荔枝老樁
四季秋海棠大杯、
20-40高大吳風(fēng)草杯
翠云草小苗、清秀
20-40高春鵑杯苗地
30高木春菊大杯、
20-40高西伯利亞鳶
西伯利亞鳶尾工程
常綠鳶尾綠化小苗
30-40高常綠鳶尾杯
常綠鳶尾成品苗、
供應(yīng)大花六道木杯
10-20公分叢生紫薇
石竹杯苗批發(fā)、成
2-5米毛竹批發(fā)、成
金銀花杯苗批發(fā)、
20-50公分腎蕨批發(fā)
抗旱耐貧粉花蔥蓮
抗旱怕澇粉花蔥蘭
四川細葉棕竹基地
20-30公分薄荷杯苗
80-120公分熊貓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