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櫟介紹
別名:白櫟
科、屬:【殼斗科】,【櫟屬】
拉丁名、英文名:Quercus fabri Hance
特征形態(tài):落葉喬木,高達(dá)20米。小枝密生灰色褐色絨毛。葉倒卵形,倒卵狀橢圓形,長7-15cm;頂端鈍,基部楔形至窄圓形,緣有波狀粗鈍齒,背面灰白色,密被星狀毛,網(wǎng)脈明顯,側(cè)脈8-12對;葉柄短,僅3-5mm,被褐黃色絨毛。殼斗碗狀,徑0.8-1厘米;苞披針形,排列緊密。堅(jiān)果長橢圓形,長1.5-1.8厘米,徑0.8-1厘米,果臍隆起。種子含淀粉,淀粉植物,或作飼料。
分布產(chǎn)地:廣布于淮河以南、長江流域至華南、西南各省區(qū),多生于山坡雜木林中。
生長特點(diǎn):喜光,喜溫暖氣候,較耐陰;喜深厚、濕潤、肥沃土壤,也較耐干旱、瘠薄,但在肥沃濕潤處生長最好。萌芽力強(qiáng)。在濕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至微酸性沙壤土上生長最好,排水不良或積水地不宜種植。與其它樹種混交能形成良好的干形,深根性,萌芽力強(qiáng),但不耐移植。抗污染、抗塵土、搞風(fēng)能力都較強(qiáng)。壽命長。
主要價(jià)值:白櫟枝葉繁茂、終冬不落,宜作庭蔭樹于草坪中孤植、叢植,或在山坡上成片種植,也可作為其他花灌木的背景 樹。木材具光澤;花紋美麗。紋理直;結(jié)構(gòu)略粗,不均勻;重量和硬度中等;強(qiáng)度高;干縮性略大。耐腐。常做地板用材。
培育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