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絲子介紹
別名:金絲藤、豆寄生、無根草
科、屬:【旋花科】,【菟絲子屬】
拉丁名、英文名:Cuscuta chinensis Lam.
特征形態(tài):一年生全寄生草本。莖絲線狀,橙黃色,但含有葉綠素。葉退化成鱗片。花簇生,外有膜質(zhì)苞片;花萼杯狀,5裂;花冠白色,長為花彎2倍,頂端5裂,裂片常向外反曲;雄蕊5,花絲短,與花冠裂片互生;鱗片5,近長圓形。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2顆,花柱2,往頭頭狀。蒴果近球形,成熟時被花冠全部包圍;種子淡褐色。花果期7—10月。
分布產(chǎn)地:產(chǎn)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陜西、寧夏、甘肅、內(nèi)蒙古、新疆、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浙江、福建、四川、云南等省。分布伊朗,阿富汗向東至日本,朝鮮,南至斯里蘭卡,馬達(dá)加斯加,澳大利亞。
生長特點(diǎn):生長在山坡路旁、河邊,多寄生在豆科、菊科、蓼科等植物上,菟絲子有成片群居的特性,故在野外極易辨識。
主要價值:
培育技術(shù):